一堂生动的“艺术党课”
新编黄梅戏《共产党宣言》近日在安徽大剧院上演。该剧是安徽省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舞台艺术作品之一。接下来,观众还将欣赏到更多精彩的红色题材剧目。

3月18日,大型黄梅戏舞台剧《共产党宣言》在安徽大剧院首次公演。 “《共产党宣言》,这部作品讲什么,思想理论的‘小册子’怎么搬上舞台?”观演之前,很多观众提出这样的问题。实际上,“大思想”与“小人物”结合,这部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救国救民革命故事的黄梅戏作品,格外动人心魄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,白色恐怖笼罩大地。这一时期,风云变幻,每个人都面临理想与信念的选择。剧中的共产党员林雨霏不顾安危,坚持用亲手刻写油印《共产党宣言》“小册子”,传播革命火种,鼓舞工农群众和进步学生。她在街头躲避敌人追捕,危险关头被思想进步的女学生邝梅搭救并带回家中,一个理智与情感交锋、一波三折又险象环生的故事便由此展开。 展现信仰的力量 整部作品剧情非常紧凑:不幸被捕后,面对因不知真相关押审讯自己的亲生儿子,林雨霏以她对信仰的坚贞和神圣的使命感,捍卫并阐释着《共产党宣言》所蕴涵的新的世界观,及其所揭示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,以共产党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类情怀,生动而又深刻地感召教育了青年一代。林雨霏不仅实现了“小册子”的传承,更以宝贵的鲜血和生命,谱写了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《共产党宣言》。 林雨霏扮演者袁媛向记者谈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,她认为,普通共产党员林雨霏,既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、铁骨铮铮的革命者,又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、充满母爱的柔弱母亲。她无论是在敌人面前,还是在自己的亲人面前,所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对《共产党宣言》的宣讲,但又都是来自于真实的情感,来自于真实的历史状态。“创作的过程中,剧组每一位成员都全情投入,拿出最佳的精神面貌,用心用情演绎出这段震撼人心的历史,致敬革命先烈。”袁媛说。 戏曲研究专家唐跃认为,《共产党宣言》讲述了党的初期历史,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守革命信仰,为革命胜利和人民解放奉献生命的崇高精神。剧作没有简单化和脸谱化,故事情节在坚定革命信仰与柔婉亲情的交织中展开,在远大革命理想与切身利益、反动势力的交锋中推进。在那个大浪淘沙的年代,不仅是共产党人面临着严峻考验,每个人都面临理想信念的选择。这部戏的魅力在于剧中每一个人物都在选择信仰,他们在不同的身份、不同的经历、不同的性格、不同的思想演变中找到了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。林雨霏有革命的追求,可以为了人民大众的幸福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;邝兆年信仰实业救国;邝为信仰三民主义;婉云则追求世俗财富,而在剧终,他们都受到林雨霏的感召,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,做出了正确的选择。 用艺术的高度去建立思想的高度 《共产党宣言》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。尽管当今社会已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,但是《共产党宣言》中阐发的基本原理依然闪耀着理论的光辉。黄梅戏《共产党宣言》是根据同名话剧改编而成。话剧编剧唐栋曾表示,一部舞台艺术作品,负载不了马、恩《共产党宣言》一书深奥宏大的理论思想,也不必把《共产党宣言》这部书的写作经历与传播过程复述一遍,创作者必须站在当下中国社会这个位置上,找到一个合适的、新颖的角度,必须用艺术的高度去建立思想的高度,必须以现实的思考去看历史,以历史的眼光观照现实。话剧作品《共产党宣言》在全国已经有非常广泛的影响。改编而来的黄梅戏《共产党宣言》从投排到与观众见面,周期不长,那么如何做出一部“叫好又叫座”的属于黄梅戏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呢? 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介绍,为了做好文本的改编、把话剧移植到黄梅戏舞台上,创作团队做了严谨的工作方案,“戏曲化”和“黄梅化”是团队强调的重点。“人物从形态到声音,都要体现视觉和听觉的审美挪移。”本剧作曲徐志远介绍,主创团队要在音乐的表达上更加凸显黄梅戏的特色和优势,首先要回到黄梅戏发展这么多年来积累的艺术经验上,在此前的演唱风格与旋律风格上迎接新的挑战,打造一组新的人物形象。全剧涉及到的主要场景只有两处:牢房与宅子。母亲与儿子牢房中的见面与交锋、林雨霏与邝兆年在宅中的交谈与回忆等几段精彩的唱段,是打动人心、升华主题的核心段。很多细心的老戏迷们发现,在音调、旋律上,该剧既继承了黄梅戏经典唱腔,又有所不同,比如“反腔”的使用让主演的声音更加高亢、更具阳刚之气,又如管弦乐的使用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。徐志远认为,在这部剧中,要体现革命者的伟大形象,音乐的设计、人物的唱段,要有感染力与时代感,要融合戏剧张力和戏剧场景,形成全新的音乐主题。每一段唱段都是结合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外形语言而精心设计的,并且拓展了人物的基本唱腔构成。同时,现代艺术手法的巧妙融合,为舞台呈现效果添彩,把台下的观众毫无隔阂地带入了故事情境中,这些对于黄梅戏发展的积极探索,是非常有益的。 系列作品缤纷呈现 整个演出过程中,观众一次次热泪盈眶,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,台下的观众被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的故事所打动,被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信仰深深感染。“观赏过程,就是一次重新学习《共产党宣言》的过程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,我辈唯有不断学习、重温党的光辉历史,才能更好地发扬革命传统,展现新的作为。”来自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观众曹晓光说。接下来,《共产党宣言》将在全省进行巡演,4月1日还将启动全国百场巡演,这部剧还被列入“长三角一体化首届城市艺术节”的开幕作品。蒋建国表示,期待在演出的过程中倾听各方意见,更好地打磨完善,使之不仅能够在舞台上立得住,而且能够流传得更加久远。希望这样的题材可以帮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、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,并由此对创作者带来更有意义的启示。 同时,记者了解到,安徽演艺集团也将以此剧为起点,为观众呈上一系列精彩的“艺术党课”。系列演出初步计划以黄梅戏《共产党宣言》以及将在七月份公演的红色音乐剧《龙潭三杰》为首,配合以前成型的作品,如《青春作伴》《今夜星辰》等,共同打造献礼建党百年的舞台作品。其中《龙潭三杰》由省歌舞剧院制作,是安徽省首次以音乐剧形式创作红色题材剧目。该剧以中共早期特工钱壮飞、李克农、胡底为原型,描写“龙潭三杰”隐藏在敌人阵营,机智勇敢,身在黑暗,向往光明的传奇英雄故事。(安徽日报记者 晋文婧)
来源:综合安徽文明网微信公号、安徽日报